广西:力争两年建成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

来源:本站  |   编辑:管理员  |  日期:2015-12-14  |   字体:T T T   |  点击量:2345

今年刚满20岁的俊昌在南宁市的某工地上打工,他的父母也在这个城市距离三十多公里的另外一个城区打工,虽然在同一个城市,但对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而言,与家人住在一起,这样简单的要求也是一种奢望。集体宿舍可以让他省掉很大一笔租房开支。

    然而俊昌只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大军中的一个缩影。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景离乡来到城市拼搏奋斗,他们用双手让城市高楼林立,自己却终日在潮湿阴暗的工棚和宿舍里生活,城市于他们仿佛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

    现状: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

    根据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广西全区农民工总数为1165万人,其中在本地流动(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工267万人;外出务工(离土离乡)农民工人数为898万人,跨省流往广东的农民工623万人,占外出农民工的70%,近域流动态势明显。目前离开户籍所在地在广西境内务工的农民工有236万人,占全区农民工的26%,农民工在区内流动就业的比重有所上升。农民工已成为我区产业工人中活跃的主体和重要力量。
    有相关统计数据表明,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居留的意愿较为强烈,特别是出生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新生代农民工。这些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来自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和中专或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相对于农村,他们更愿意在城市追求发展机遇以及更高质量的生活,渴望分享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公共服务。

    据统计,全区新生代农民工共558万人,占广西外出农民工总人数的62%,大多没有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经验和技能。随着进城务工出现长期化、家庭化、年轻化的趋势,尤其是在城市环境里长大的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增加,他们对住房的需求也在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不再满足于租住工棚,他们宁可多花钱也要租住自己的房子,更多是为了拥有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和方式。
而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未来8年广西新增城镇人口约560万人,平均每年新增70万人,这些人员当中大多数均在广西各地城镇就业一定年限且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住房),符合进城落户条件,短期租赁型住房已不能完全满足这部分人的需求,需逐步与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并轨,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问题: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

    据自治区住建厅住房保障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广西作为全国农民工主要输出地之一,农民工总量达1165万人,占全区总人口1/5,高达全区城镇总人口的1/2,总体上呈现“不融入”或“半融入”城市状态,“半城镇化”现象突出”。

    小王从老家来南宁打工已经三年了,平时的他都居住在工地的集体宿舍,今年小王结婚了,为了有自己的隐私空间,他在繁华市中心城中村租了一套50平米的房子。像小王一样,为了拥有自己的隐私空间,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在距离繁华都市不远的城中村居住。

    农民工租住的城中村民房,大多条件都非常恶劣,屋子阴暗潮湿,大多数房子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共用厕所和厨房。住房设备简陋,冬天通常没有热水,生活极不便利。但是在住房供给需求不能满足的条件下,城中村却是农民工得以“落脚城市”的一个临时站点。

    除此之外,就业企业规模较小,不具备直接提供住房的条件、政府也难以对其住房补贴发放进行监管等问题也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的原因。另一方面,目前广西各类产业园区企业提供的住房基本都是集体宿舍,无法满足家庭式的居住需求,且园区多在城市外围,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齐全,往往难以提供必要的社会服务。因此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是“农民”转化为“市民”的一项重要举措。

    破题:建立多层次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

    为破解此难题,广西从2011年起就开始启动改善农民工住房条件的相关项目和政策,并将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体系之中,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工实现就近落地落户城镇。

    今年为全面深化我区住房保障供应体系的改革,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区住建厅于11月18日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民工住房保障工作的实施方案》,方案明确要求,从2015年起将对已在城镇落户的农民工给予和城镇居民同等的住房保障,向有稳定职业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提供公共租赁住房。此外,还要继续深化农民工住房保障供应管理改革,各地每年竣工的公共租赁房房源按一定比例定向提供给农民工。同时坚持政府投资建设和企业自建相结合,通过多途径、多方式来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

    据悉,广西力争用2年时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民工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和实施的体制机制,建立农民工住房保障的长效机制。(陈芊洁)
(本文来自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

上一篇:广西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一体化平台通过验收

下一篇:住建部唐诚一行到自治区住建厅调研信用体系建设和政务公开工作